中宏网讯2025年5月13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工股份股票代码:920068.BJ)正式登陆北交所。上市首日,其股价开盘即大涨458.63%,市值突破140亿元。作为钛及钛合金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与新材料产业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天工股份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前瞻性的市场布局以及与产业链的深度协同,正以创新为引擎,加速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产学研深度融合构筑核心竞争力
资料显示盈配网,作为消费电子用钛材的开拓者和先行者,为满足消费电子用钛材对质量、性能、ESG等多方面的严苛要求,天工股份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发展的核心动力。2020年至2024年度,天工股份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939.04万元、1085.08万元、1719.53万元、3812.47万元、3441.03万元,其中2021年至2023年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7.44%。需要指出的是,天工股份研发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获得51项专利(含14项发明专利),覆盖钛合金熔炼、锻造、精加工等全流程工艺,核心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核心技术方面,如其自主创新掌握的钛及钛合金纯净化熔炼技术,为精锻、快锻、轧制、剥皮拉丝等后道加工工序提升产品组织性能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且通过EB熔炼+VAR熔炼实现钛及钛合金返回料的再利用,践行了ESG理念的同时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大盘重钛及钛合金线材生产技术,稳定实现钛合金的连续轧制,且缩短线材生产周期、提升材料利用率;高强度TC18钛合金生产技术,解决了电极块内部合金分布不均匀及分层的问题;眼镜架用Ti-4Al-22V丝材生产技术,解决了Ti-4Al-22V合金的原材料熔炼问题,提高了合金丝材的强度(抗拉强度可大于700MPa),同时其仍具有良好的塑性(延伸率≥15%,面缩率≥55%),突破面缩不超过45%的瓶颈,同时提高了产品成材率和生产效率;基于TRIP效应的低温固溶增塑技术,提升了TC4钛合金加工塑性,且延伸率提升30%左右,突破了加工易开裂的技术瓶颈。通过优化短流程工艺和纯净化熔炼技术等核心技术,日常生产经营中天工股份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不良率(如偏析、开裂)不断下降,形成了“技术+成本”双优势。
此外,天工股份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建的“江苏省钛及钛合金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显著提升了技术成果转化能力。例如其开发的3D打印用高抗冲击钛合金丝材成功出口加拿大航空领域,填补国内空白;消费电子领域的高精度钛合金线材则通过苹果供应链认证,成为全球头部品牌的核心供应商。
突围破壁掘金消费电子蓝海
天工股份的业绩爆发式增长,与其能够深耕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战略密不可分。
2023年,天工股份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170.05%,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142.57%。其中对苹果iPhone钛合金边框核心供应商常州索罗曼的销售额为8.6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达83.45%。在国内钛及钛合金材料行业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高端产品产能不足、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天工股份通过与索罗曼股东的前瞻共识,突围破壁实现了产业链垂直整合——天工股份负责前端熔炼与锻造盈配网,索罗曼专注后道精加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同模式。
与常州索罗曼合作的背后,也推动了天工股份从传统板材、管材向高附加值线材的转型。2023年,天工股份消费电子用线材销售收入8.8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91.12%,较2021年的线材虽然4021.00万元实现跨越式增长,且毛利率高达30.73%~44.02%,显著高于板材(4.56%)和管材(5.11%)的毛利率。苹果供应链的严苛认证体系与持续订单,为天工股份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市场壁垒。
目前,天工股份消费电子用线材已应用于iPhone 15 Pro/Max及三星S24 Ultra钛合金边框。随着iPhone16系列在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0%(Pro系列增长44%),天工股份作为上游核心供应商,订单需求持续保持旺盛态势。
此外,天工股份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精准把握消费电子与3D打印市场爆发机遇,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积极布局3D打印、生物医疗及航空航天市场。目前其首批用于3D打印的钛合金线材已出口加拿大,主要应用于航空领域的3D打印。未来随着3D打印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天工股份高端钛及钛合金有望因其优秀性能而得到更广泛应用。
产能扩张+政策红利,卡位新兴赛道
随着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工业体系逐渐完善,以及在消费电子、3D打印、医疗器械和紧固件应用领域的拓展,我国钛材销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数据统计,2014年至2023年,国内钛材销量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从42730吨增长到148439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8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钛材行业将朝着高端化方向发展。
2023年,天工股份新增2000吨线材产能,总产能达7000吨,产能利用率高达87.27%。此次IPO募资将再扩产3000吨高端棒丝材,达产后其消费电子用线材年产能将突破万吨,进一步满足消费电子、3D打印等领域的需求。值得关注的是,面对全球钛材需求的结构性增长,天工股份新增产能聚焦精加工与深加工,顺应行业从粗放型向高精度转型的趋势,不仅行业优势地位将进一步巩固,且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此外,由于天工股份从事的钛及钛合金材料行业属于《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版)》《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版)》支持的先进有色金属范畴、新材料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完善,钛及钛合金材料不仅被用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且逐渐进入民用市场,在消费电子、医疗、体育等日用消费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系列产业规划的政策落实与深入推进,钛材行业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市场机遇和产业动能,有效拉动钛材行业的发展。天工股份也将凭借高附加值钛及钛合金线材的优势,成为其中的受益者。
展望未来,天工股份通过技术纵深、全球化布局及绿色制造,将实现从“生产驱动”到“技术引领”的跃迁。在“新材料强国”的时代命题下,随着IPO进程的推进,天工股份有望借助资本力量加速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为中国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并将成为全球钛材版图中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
特别声明:文中提及内容均来源于公开信息盈配网,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冠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