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临沭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张雷鑫配资官网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士兵是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基石。临沭县地处沂蒙革命老区,自1961年恢复建县以来,无论社会环境、形势任务如何变化,我们始终把做好征兵工作、服务备战打仗作为强烈的政治担当和使命情怀,铸就了连续64年“为军向战送好兵”的金字招牌。
金字招牌来自赓续传统、为战育人的坚定信念。革命战争年代,临沭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我们坚持把弘扬沂蒙精神作为推进征兵工作不竭的精神动力,创办临沭讲堂、沭河论坛等平台宣讲党的创新理论,送党的声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打造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滨海革命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用红色文化熏陶青年、哺育青年,把忠诚刻进青年骨子里,把尚武融入青年血脉中,不断夯实广大青年崇军向战的思想根基。
金字招牌来自为战点兵、优选精兵的使命追求。临沭人民历经硝烟战火,深知建设国防的重大意义。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新时代鑫配资官网,对兵员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把征兵工作“准星”瞄向战斗力“靶心”,紧贴部队需求精准发动,创新推开军地一体、兵员潜力与需求底数衔接的“一体两翼”征兵动员模式,形成“锁定—发动—反馈—跟进”宣传动员闭合回路,严格初检初审、体检政考、役前教育等各个环节,确保送出的每一个兵都是能打仗的“好苗子”。
金字招牌来自尊崇军人、优待军属的革命情怀。在临沭,钢八连“枪声就是命令”、朱村群众“第一碗饺子祭英烈”的故事广为传颂,军爱民、民拥军的事迹比比皆是,军民鱼水深情绵延不绝。我们坚持“拥军不设上限、优属不讲条件”,带着感情解决好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三后”问题,常态化开展欢迎欢送、荣誉送达、走访慰问、上门惠兵、忠魂荣归“五个仪式”,落实军人优先、军转优岗、军属优待、军娃优学、军烈优抚“五优政策”,在全社会营造了“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一次当兵终身荣耀”的浓厚氛围。
金字招牌来自坚守荣誉、笃行不怠的历史担当。从1961年临沭恢复建县以来第一任县委书记赵立修同志起,历经19位县委书记、22位县长,人人都把征兵工作当作“神圣使命”,好传统一任交一任、一届传一届,军地领导先后有42人被表彰为党管武装好书记、关心国防建设和征兵工作先进个人。我们坚决扛起为军向战、服务打赢的政治责任,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纳入重点工作调度、纳入年度综合发展考评,以铁的纪律守住廉洁征兵底线,以实际行动忠诚履行拥军职责,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来之不易的荣誉。
千万次坚守成夙愿,一甲子矢志铸荣光。我们将赓续传统、守正创新,不负使命、笃定前行,为强军兴军输送更多优质兵员,把连续64年“为军向战送好兵”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冠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